本周末,备受期待的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将在虹口体育馆隆重举行。这一已经进入第20个年头的“乒乓春晚”赛制再度进行创新,吸引了更多的业余和专业乒乓球爱好者加入这个大家庭。
今天,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揭开珍藏在上海体育博物馆里的乒乓记忆。上海市乒乓球协会徽章在这里得以珍藏,该徽章以运动中的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为设计元素,象征着乒乓球在上海的深厚底蕴。徽章中的乒乓球拍以重叠的方式构成了上海市市花“白玉兰”的形状,代表了协会的根植之地,而运动中的乒乓球则彰显了这一全民健身体育项目的普及性。
上海市乒乓球协会成立于1960年2月5日,是由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工作者和爱好者自愿组成的非盈利公益组织,也是上海市体育总会的团体成员。协会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服务凝聚人心,以活动吸引群众,通过创新提升人气,促进文化交流,架设乒乓球工作者与球迷之间的桥梁。
在全国范围内,上海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打乒乓球的人,还是名副其实的“乒乓冠军摇篮”。随着群众乒乓球热潮的不断高涨,2005年,由上海市体育局、新民晚报社和红双喜联合主办的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应运而生,旨在世乒赛倒计时100天之际,进一步推动乒乓球在上海的普及与发展。中国乒乓球协会原副主席、上海市乒乓球协会前会长陈一平曾说:“开球仪式上,众人高呼,徐寅生,再来一个十二大板!”这一盛况使得1029名市民共同体验到乒乓的乐趣。
随着2024年的到来,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奥运乒乓球公开赛成为又一重要赛事。王励勤作为历届世乒赛男单冠军,他回忆起了球迷们陶醉的面孔,表示此次活动为球迷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乒乓赛事的绝佳机会,同时助力了这一运动在全市的推广。
今年的新民晚报红双喜杯将庆祝其20周年,众多乒乓球爱好者,无论老少、专业草根,齐聚一堂,热情参与这场乒乓盛宴。从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公开赛起,上海的乒乓球赛事将贯穿全年。王励勤指明,上海的乒乓球赛事体系覆盖了成人、青少年及老年赛事,并且引入了手机、沙滩乒乓球等趣味赛事,以及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赛事,形式丰富多样,确保各类人群都能参与其中。这不仅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普及,更体现了上海市民对乒乓球项目的持久支持与热爱。
在这一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强烈推荐各位爱好者关注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一同体验运动的魅力与快乐,为乒乓球的未来添砖加瓦!